忆苦思甜---莜面窝子

 
坝上莜面窝子
     莜面窝子又叫莜面栲栳栳,将莜面用温水和成,揪成小面筋儿,用大拇指在小石板上搓成卷,放在笼屉上蒸熟。装盘后再浇上调好的卤汁即可。卤汁以坝上特产土豆或野生蘑菇以传统的做法蒸制出来,既天然又健康。莜面还有很多种做法,像莜面鱼子、莜面打苦力,有说莜面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!还有坝上的荞面也很出名。
  
    莜面窝窝,是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,其制法、名称来历,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。民间相传,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,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,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。李渊问:"手端何物?"老方丈答:"栲栳栳"。栲是植物的泛称,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(《辞海》)。唐寅有诗云:"琵琶写语番成怨,栲栳量金买断春。"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。后来李渊当了皇帝,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。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,路过静乐县,看莜麦初收,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。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、陕、蒙、冀、鲁等地,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。民间还有一种说法,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,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,一举建立大唐王朝,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。

20160716_185211.jpg